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新模式
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高等学府,西南政法大学持续创新法学教育模式。学校法学学科在教育部评估中稳居全国前列,刑事法、经济法等特色学科形成独特教学优势,为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奠定坚实基础。
培养体系核心要素
- ▶ 学科支撑体系:依托1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建设经验,整合诉讼法学、民商法学等优势学科资源
- ▶ 教学实施方式: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,包含法学前沿理论、司法实务操作、法律文书写作等核心板块
特色培养机制解析
项目实行资格审查准入制度,申请人需提交学历证明、工作履历等材料。教学过程中设置阶段性考核,包括案例研析、模拟法庭、专题研讨等多元评价方式。
师资构成特点
集合600余位高级职称教师,其中包含最高人民法院咨询专家、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等实务型学者。
校友网络价值
33万校友遍布司法系统,定期举办行业沙龙,构建涵盖法院、检察院、律所等领域的实务交流平台。
学位获取路径
-
①
资格审查阶段
提交学历证明、工作单位推荐信等材料,通过校方组织的专业能力评估
-
②
课程研习周期
完成包括法学研究方法、比较法学等必修课程,参与不少于3个实务工作坊
重要时间节点说明
申请者需在资格审查通过后的四年周期内,完成校考与国考双重考核。学位论文提交须在全部考核合格后12个月内完成,论文答辩环节设置预答辩机制确保质量。
教学资源保障
学校图书馆藏有法学专业文献120余万册,建有模拟法庭实验室、法律诊所等实践场所。定期邀请最高人民法院法官、知名律所合伙人开展专题讲座。
学术支持 | 6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 |
实践平台 | 32个校外实习基地 |